朝鲜战争背后的博弈,苏联和朝鲜各有想法,斯大林为何支持中国?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5:07    点击次数:168

1950年,志愿军在毛主席的指示下进入朝鲜,经过多次战斗,局势基本趋于稳定。

在这个时候,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金日成竟然找到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,要求志愿军追击联合国军,将敌人逼到釜山。

彭德怀总司令拒绝金日成的要求,并解释说志愿军人马疲惫,无法完成追击的任务。

听到这个答复,金日成显得有些不满意,不难看出,在军事指挥上,中国、朝鲜以及苏联是存在一定分歧的。

不过,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支持中国的,这让金日成无法继续闹下去。

那么,中苏朝三方在整个战争过程中都有哪些博弈,斯大林为何支持中国呢?

爆发矛盾,请示斯大林解决

志愿军进入朝鲜之后,联合国军的连胜就被终结了,在之后的战役中,联合国军节节败退,再打下去,就会被中朝军队赶出朝鲜半岛。

正常来说,这个时候应当一鼓作气,集全军之力发起总攻。然而彭德怀总司令却不是这么做的,他的决定是停止攻击。

得知这个消息后,金日成非常吃惊,眼看着就要统一朝鲜半岛了,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?

随后,金日成给彭德怀总司令发了一封电报,催促彭德怀总司令早日发起进攻,还说要亲自到司令部和彭德怀总司令商量这件事。

面对金日成的疑问,彭德怀总司令很耐心地解释了不发起进攻的原因。经过多次战役,志愿军也已经很疲惫了,而且损失也不小,需要休整。

金日成对这个解释不是很满意,他说,胜利就在眼前,志愿军不是不可以休整,可以采取轮休的办法,一部分军队休息,另一部分军队进攻。

彭德怀总司令对金日成的急功近利很是无奈,其实志愿军不是不可以进攻,而是就算进攻了,将敌人逼到釜山,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。

如果处理不好,敌人背水一战,志愿军可能会因此损失惨重。

除了金日成,苏联驻朝鲜大使拉佐瓦耶夫,也不同意志愿军在这个时候停止进攻。

尽管彭德怀元帅多次解释了不出兵的理由,但是金日成和拉佐瓦耶夫还是不肯罢休。

争吵愈演愈烈,三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,尤其是拉佐瓦耶夫,苏联出兵东北攻打日本时,他是司令员,不仅击败过德国,还打赢了日本,因此自视甚高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他们决定请示远在苏联的斯大林,随后,彭德怀总司令也向中央说明了这件事,希望中央能够给出一个对策。

力挺中国,中央也给出答复

斯大林得知此事后,迅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,也知道了金日成的目的。

其实金日成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想要借助志愿军的力量帮助朝鲜完成统一,如果可以实现,金日成在朝鲜的地位也就无法撼动了。

除此之外,金日成其实还想从彭德怀总司令的手中争夺军事指挥权。名义上来看,志愿军是朝鲜人民军的援军,理论上应该听从朝鲜人民军的指挥。

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,无论是人数还是水平,志愿军都远在朝鲜人民军之上,况且志愿军进入朝鲜的时候,朝鲜人民军已经丧失战斗力,没有什么话语权。

不过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,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,金日成又组建了十多万的军队,而且都经过了正规的军事训练,有了实力,自然不愿意居于人下。

至于苏联驻朝鲜大使拉佐瓦耶夫,他完全是站在苏联的角度思考问题,没有从实际出发,因此才有了和金日成一样的看法。

简单地说,那就是拉佐瓦耶夫的境界还不够高,没有看透朝鲜战争。

斯大林是一位极其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,他清楚地明白朝鲜战争的胜负完全取决于志愿军,朝鲜人民军根本不堪重任。

将军事指挥权交给朝鲜是万万不可以的,志愿军才是这场战役的主心骨,因此,斯大林表示支持由彭德怀总司令统一指挥中朝军队,金日成必须全力配合。

为了平息这场风波,斯大林还将苏联驻朝鲜大使拉佐瓦耶夫调回苏联,让彭德怀总司令可以全心全意地指挥战斗。

同时,彭德怀元帅也收到了中央的回复。中央的态度很明确,志愿军绝不出击,如果朝鲜方面执意要打,那就让朝鲜人民军自由行动,中方绝不参与。

斯大林的态度和中共中央的回复让金日成放弃了进攻的念头,不过斯大林支持中国的目的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,背后还有别的盘算。

一石二鸟,结果全部落空

从一开始,斯大林的目的就不单纯,他支持金日成发起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,目的之一就是想要试探一下美国的态度。

结果美国没有坐视不理,直接干预了此次战争,导致朝鲜人民军大败,中国也被迫卷入战争。

中国决定出兵后,斯大林也表示支持,还答应给中国提供武器弹药,甚至还说可以派空军支援中国。

事实上,这些支援并没有第一时间送到中国,反而拖了很久。此外,斯大林还表示所有的支援都是以贷款的形式给予的,并非无偿赠送。

因此,斯大林真实的目的其实是通过抗美援朝战争,让中国和美国大打出手,同时削弱中国和美国的实力,让中美关系更加恶化。

如此一来,中国就会彻底倒向苏联,成为苏联的附庸。然而从战争的结果来看,斯大林的目的落空了。

中国的实力确实被削弱了,但是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却有了极大增强,国际地位节节攀升。

经过数十年的努力,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。



相关资讯